

豆導算是很嚴格很會磨戲的導演,很要求演員情緒到位,算是比較寫實派的,不過可能是題材的關係,歐雷娣從「吐司男之吻」之後,好像就沒看過豆導的偶像劇作品了(「花樣少年少女」雖然豆導掛總導演,不過實際導戲的大部分是王導)。瞿導是慢工出細活型的,他不會用「磨」的方式來導戲,比較會用「騙」的方式去抓住演員某一瞬間的表現。王導從「流星花園」的蔡導的副導開始接觸偶像劇導演這個工作,風格與對演員的要求應該算比較偏向蔡導,他跟豆導一樣都是會罵人出名的,不過王導其實對演員很用心,遇到有潛質肯學習的演員,王導會很有耐心教戲,例如范植偉和吳尊。林導據說是以動作快出名,所以歐雷娣來看林導的作品,有點偏向依賴好劇本、賣弄卡司的「純偶像劇」。
雖然偶像劇是高度商業化的戲劇產物,但是一件精美的「戲劇商品」光靠卡司華麗的裝飾是不夠的,還需要導演的用心與技巧。一向退居幕後的導演會開始受到注目,表示其戲劇作品成功展現了導演的個人風格,如同韓劇「藍色生死戀」、「冬季戀歌」的導演尹錫湖以季節風光來呈現不同戀愛故事。可惜的是,歐雷娣感覺到最近這一波的偶像劇熱引發各電視台搶拍偶像劇,難保不會降低偶像劇的品質,導演們,要堅持下去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