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先要來談汪東城。這無關飛輪海中誰是一哥的問題,汪東城原本就是飛輪海當中演藝資歷最豐富的,在演藝圈闖蕩這麼多年,總算從「惡作劇之吻」中嶄露頭角,接著「終極一班」、「花樣少年少女」、「終極一家」,戲一檔又一檔的接不完,只是對歐雷娣而言,正如之前的文章所述,汪東城一直都是非常稱職的頭號綠葉,只是若要靠他一個人當第一男主角來撐起整齣戲,似乎還稍嫌不足。不過,看了汪東城在「終極一家」的表現後,歐雷娣對汪東城的演技大有改觀。在「終極一家」中,汪東城一人分飾四角,其中「鬼龍」和「Zack」的裝扮還一模一樣,但是四個角色在汪東城的詮釋之下清楚分明,完全不會混淆,認真與誇張耍寶之間的轉折也相當順暢,沒有讓人感到奇怪的地方。雖然他的演法仍舊屬於外放誇張的表現,但是自成一格,反而有特色。

炎亞綸年紀還小,又還是個學生,儘管他很想全心在演藝工作上衝刺,歐雷娣想,有良知的經紀公司也不應該胡亂幫他接工作(因此歐雷娣認為可米製作是有良知的經紀公司)。雖然炎亞綸到目前為止正式跟觀眾見面的戲劇作品只有「終極一班」和「終極一家」(之前客串過「安室愛美惠」和「惡作劇之吻」就不用講了),但是歐雷娣還是看得出來他的成長。炎亞綸在「終極一家」中所飾演的「盟主」一角,雖然位高權重、肩負重擔,但仍不脫年少的稚氣,三不五時要耍冷一下,看到吃的就完全不計形象,劇情中還穿插些無厘頭的演出,非常令人噴飯。歐雷娣覺得,炎亞綸的演技越來越自然,只是有時候在某些段落收尾的地方感覺有點僵,相信隨著經驗的累積,會越來越好。
歐雷娣認為辰亦儒是飛輪海四人之中最有進步空間的。除了「終極一班」、「終極一家」之外,辰亦儒比炎亞綸多了正在熱播的「公主小妹」,但是歐雷娣對辰亦儒的表現有點小失望。辰亦儒參加「終極一班」的演出完完全全是他的處女作,相較於有許多演出經驗的汪東城、以及有客串經驗的炎亞綸來說,真的顯得生澀許多,這也無可厚非,小朋友喜歡就好了。讓歐雷娣失望的是他在「終極一家」的表現,雖然在肢體上有相當的進步,但是情緒轉折的表現卻讓歐雷娣覺得莫名其妙,完全搞不清楚蘭陵王這個角色到底在想些什麼... 歐雷娣覺得問題不在於他略顯不自然的臉部表情,而是他念台詞的語氣,一下子低落一下子激動,情緒的轉折不自然且不合理(加上每次蘭陵王出現就伴隨著很欠扁的夏美在旁邊胡鬧,讓歐雷娣每次看到就覺得很煩)。不過辰亦儒在「公主小妹」中到目前為止的表現還算OK,雖然感覺還是有那麼一點點不自然,不過歐雷娣還可以接受。顯然演員的表現真的跟導演的要求與功力有很大的關係。
歐雷娣坦白說,會注意到「飛輪海」是從「花樣少年少女」開始的。吳尊完全是內斂的自然派,沒有很大的肢體動作,沒有誇張的臉部表情,但是一個眼神、一個抿嘴,甚至一個停頓、一點嘴角的變化,就可以將情緒的的轉變傳達給觀眾,看著他的一顰一笑、聽著他的一言一語,歐雷娣就很自然感受到那個角色的內心世界,這種角色與觀眾之間的交流不是靠吳尊俊美的長相就能辦到的。歐雷娣還是覺得吳尊是飛輪海四人當中最幸運的,不是因為他第一齣戲就當了男主角,而是因為他一入行就遇到了王明台導演。當然吳尊本身也相當努力,所以一路從「東方茱莉葉」、「花樣少年少女」,一直到「公主小妹」,吳尊一直在挑戰相似中帶點不同的角色,而且成功地將角色和角色之間區分開來(除了「公主小妹」第四集在回想高中田徑賽時,歐雷娣發現了一點點「左以泉」的影子)。
正如「飛輪海」這個團名所代表的意義,這四個人有不同的特質,所以適合的角色也不一樣,讓汪東城去演吳尊的角色可能會很好笑,讓吳尊去演汪東城的角色一定也不倫不類。所幸他們的經紀公司「可米製作」很能夠針對他們的個人特質安排工作,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因為接到不適合的工作而影響到人氣,而他們自己也相當努力與爭氣,一直不斷在學習成長。歐雷娣相信,只要他們不忘初衷、踏實努力,前途還會更加光明。
備註:原本想用四人各自的劇照,但是剛好都找不到辰亦儒的,為了公平起見,乾脆拿他們拍「出神入化」MV的宣傳照,以及「終極一家」原聲帶的宣傳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