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想說一月五日要長途開車,一月四日【双面飛輪海】發行正好可以在車上好好地聽,想不到一直等到一月五日中午了還沒有收到便利商店的到貨通知,只好出發繼續聽快刮壞的【PLAY】和飛輪海首張專輯。最討厭的是,都已經開到南投了,才收到簡訊通知去拿CD,當場為之氣結!要是早一個半小時歐雷娣還願意開回去拿,或是等到歐雷娣開到台北才收到簡訊可能還沒有這麼不甘願。總之,等歐雷娣聽到完整的【双面飛輪海】已經是一月七日下午了。

老實說,歐雷娣對【双面飛輪海】還蠻失望的。不可否認的,四個大男孩成長了許多,這張專輯能夠有這樣的呈現應該花了他們不少工夫,在緊湊的通告行程裡硬擠出時間來一錄再錄,而且要呈現這樣的成果,製作團隊也一定花了不少心思來了解四個人的聲線與特色;讓歐雷娣失望的是,歐雷娣感覺到華研並不是很用心在籌備這張專輯。

在【為你存在】MV剛播出的時候,歐雷娣就有個疑問:為什麼會選這首歌當男人版的首波主打?在聽了專輯的其他歌曲後,歐雷娣完全同意【為你存在】是最適合的一首(其實歐雷娣更喜歡【不會愛】,但是將【終極一家】片尾曲拿來當主打更不負責任)。歐雷娣之所以對華研失望是因為專輯收歌不用心,除了【小小大人物】和其他各偶像劇的片頭、片尾、插曲之外,其他歌的風格都差不多,沒有特別朗朗上口,也沒有感覺到哪一首很有「飛輪海」的感覺。
華研的企劃人員大概預設買飛輪海專輯的人都是追星一族、年輕的小美眉,就算歌再怎麼沒有特色,粉絲們一樣會心甘情願掏出零用錢來買,還會很捧場拼命說好聽,所以隨便收幾首情歌就好。歐雷娣認為,這麼多男子偶像團體一起發片,更應該用心去收些更能表現飛輪海特色的歌,免得老是讓人把飛輪海跟棒棒堂放在一起比。另一種可能性,就是華研的企劃人員壓根就把飛輪海當作純粹以外表取勝的團體,況且經紀約又不在華研,錢都給可米賺去,不想花太多精神在他們的專輯上。
華研在去年一年簽了太多新人,光是星光幫還不夠,因為出人意表地星光一班缺女聲,所以又跑到大陸去簽了劉力揚。可是華研以規模來說還算是個小公司,一下子簽了那麼多人,所有工作人員疲於奔命,只能一張接著一張宣傳,完全無法兼顧專輯企劃的質感;收歌的質跟量也都不夠,雖然有個很有才氣的TANK,但畢竟僧多粥少,TANK自己也要發專輯,再加上創作大賽還是無法滿足需求。以上種種,看在歐雷娣眼裡,華研從【PLAY】之後,就沒做出什麼好唱片了。歐雷娣只能說,華研要小心貪多嚼不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