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流社會》大結局時,張景俊對張藝媛說:「打從一出生就決定了你永遠贏不了我」,這句話著實讓歐雷娣嚇到了!難道韓國重男輕女到可以公然在電視劇上宣揚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經過反覆檢視姐弟和父親張元植的對話後,歐雷娣才知道,張景俊指的是「能力」,而這能力並不只是聰明才智,還包括了人生目標與視野。夢想和慾望的差別,可能表面上看起來沒什麼不同,但其實根本不在同一個水平。張藝媛一輩子汲汲營營要爭取的、要守住的,只是那個「位置」;但張景俊追求的、守護的,卻是5230人大家庭的安定與和諧,是盡己之力為社會貢獻。
張藝媛為了滿足自己的慾望,可以不要實質的財產、不要婚姻、不要孩子,甚至放下自尊去求小媽、對母親哭訴、幫大妹張素賢做些幼稚的事,這是她所認定的「韌性」。而因衝撞父親的權威而離家「讓位」的張景俊,被嘲笑說「沒韌性」的同時,正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以盡可能降低傷害程度與範圍的方式,作出妥協與讓步。
張景俊在「失蹤」之前,對張藝媛拍桌子大吼:「你到底還要自認為有能力到什麼時候?」張元植也跟張藝媛說過「別高估了你自己」。張藝媛一直都認為張景俊之所以能夠當繼承人是因為父母偏心、重男輕女,其實偏心的只有母親,但起不了作用,張元植從一開始就很清楚兒子女兒各自有多少能耐、多少潛力。但為了盡量公平對待每個孩子,又要顧及影響集團的經營,每當交辦張藝媛的事久久無法得到預期成果時,張元植就會轉交由張景俊處理,而當張藝媛提出抗議時,張元植就會以「訓練」張景俊為由安撫張藝媛。看到張景俊拿到任務後只是動動口將事情交代給底下的人就輕輕鬆鬆得到功勞,張藝媛相當不以為然。
事實證明,張藝媛是有能力的人,她能夠創造業績,但是,她並不是一個領導人才。張景俊「重生」後,和頂替他成為副會長的張藝媛見面,對張藝媛說:「或許是太早現身,看起來什麼都沒改變」。張景俊指的是,張藝媛即使坐到副會長的位置,還是沒有意識到自己的不足之處。
張藝媛當上副會長之後,也提到了公司有5230人這件事,但是和張景俊不同的是,她認為5230人是該為她效力的人,這些人靠她提拔、賞飯吃,就該像服從張元植一樣服從她。
張藝媛不但高估了自己、低估了張景俊,還錯估了張元植。在發現自己藥廠代表位置不保已成既定事實後,張藝媛想辦法找張元植「交易」,想藉由威脅張景俊的形象(應該是張景俊長期服用抗憂鬱藥物的病歷)來確保自己不被集團排除在外。但是張元植看也不看USB的內容,跟張藝媛說:「就憑這個?想跟我交易得拿出什麼好處給我才行!」
張藝媛認為是張景俊利用了張元植對他的偏心,跑去砸了張景俊的書房。張景俊在「重生」後很明確的示範了和張元植交易的方式,提案泰真電視購物合併案,換取保留12%的泰真股份。這,才叫做交易。
張藝媛,果然永遠贏不了張景俊。
4 則留言:
非常喜歡看你的劇評,只能說看著你的文太精彩
我覺得這個編劇的作品比較適合以小說的方式細細品味,才看得出深度,真的不容易懂。
你说的张景俊与他姐姐的不同管理方法用最通俗的话说就是:一个老板认为他让他的员工有饭吃;而另一个则认为他的员工帮他发财。
景俊努力工作是為了照顧5230人和他們的家人,大姐則是認為公司人才多得是,少一兩個不聽話的無所謂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