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26日 星期三

【劇評】《拜託了,媽媽》林山玉與黃英善

 

一部好的劇本會有清楚的脈絡,會以各種對比來傳達理念與訴求。《拜託了,媽媽》這部家庭劇原本定名為《山玉家三兄妹》,以林山玉家發生的故事為出發點,對比三個性格迥異的兄妹的事業、愛情與和媽媽的關係,這部分從第一集過分清楚交代山玉家發生的事就可以看得出來。開始積極選角之後,更名為《拜託了,媽媽》,歐雷娣認為劇本走向調整為比較兩位媽媽和他們子女之間的關係,更藉由兩個家庭的結合,來反思父母子女間的情感連結。
劇中的兩位主要的媽媽,林山玉與黃英善,看似“等級”差很多,實際上以劇本結構的對稱性來看,林山玉和黃英善都是有能力、有智慧的母親。那為什麼林山玉只是一個小菜店的老闆,而黃英善卻是大時裝公司的社長?同樣有個優秀、孝順的乖兒子,黃英善就只有這麼一個不用她傷腦筋的姜勛載,但是林山玉卻有個整天和她作對的女兒李珍愛、一個沒有人生方向的小兒子李亨順,更慘的是,有一個專門扯後腿的傻子老公。
想像一下,如果林山玉只有李亨奎一個兒子的話,山玉現在會過著什麼樣的日子?就算還只是小菜店的老闆娘,最低限度努力工作攢的錢夠付兒子念一流大學和法學院的學費、生活費,兒子要開律師事務所,山玉也能夠去貸款來幫兒子付保證金。但是現在呢?逼不得已讓女兒高中就去工作賺錢來付兒子學費,對兒子的愧疚、對女兒的抱歉,不但不能隨著問題的解決與時間的消逝而漸漸消退,反而一而再、再而三被女兒提醒,做母親的無奈與心痛,只有同樣憋屈的兒子最清楚。
為什麼山玉會那麼偏愛大兒子?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相對的,你怎麼樣對人,人就如何對你。女兒珍愛只想到自己受苦,認定自己的辛苦賺的錢都被媽媽拿去用在哥哥身上,對媽媽永遠沒好話,把所有媽媽對她的好視為“只是媽媽內心不安”的舉動,曲解了所有的好意。反觀大兒子亨奎,想盡辦法不讓媽媽擔心,事事以媽媽的意願為主,為了不讓山玉為難,每當珍愛爭鬧的時候,亨奎總是先讓步,並且想辦法說服山玉自己並不需要。有這樣的兒子,對比這樣的女兒,誰能不偏心?
黃英善為什麼能夠成為一個李珍愛夢想擁有的酷媽?因為她只有姜勛載一個事事順著她的乖兒子,沒有像李珍愛一樣的女兒。如果山玉只有李亨奎一個兒子,就算扯後腿的傻子老公,頂多就是窮了一點,山玉還是可以當一個酷媽。現在,命運之神補償給辛苦努力賺錢的李珍愛,讓她可以擁有夢想中的另一個媽,酷婆婆黃英善。但是,黃英善遇到李珍愛這樣一個愛爭、壞脾氣又不懂得體恤他人的媳婦,真的還酷得起來嗎?
黃英善的脾氣其實不比林山玉好到哪裡去,雖然不會大聲罵人、打人,但是動不動就心情不好、生悶氣,沒有好好解她的氣會持續到天長地久,這可比山玉的喜怒無常還要可怕,要不是姜勛載脾氣好,黃英善哪酷得起來?山玉打人罵人之後,不用隔一個晚上,冷靜下來之後就沒事了。英善對於不滿意的事,可以當下不動聲色,等待適當時機再“處理”。就以工廠水管破裂的意外來說,英善當下沒有表示任何不滿,還關心珍愛有沒有事,但是等到隔天簽約完畢,事情告一段落,就把珍愛找來訓一頓,要不是珍愛之前有勛載“提示”她,沒有坦承錯誤的起因是她的貪慾,那英善應該不會就此罷休(更別提像在家一樣把錯都怪到別人頭上)。(這也是珍愛奇怪的地方,在公司就願意承認自己判斷錯誤,在家就怎麼也不肯認輸)
結論:山玉會酷不起來,是因為珍愛天生愛和亨奎爭,愛和山玉計較,遇到問題總是大驚小怪,鬧得全家雞犬不寧。(這樣夠清楚了嗎?)
P.S.: 《上流社會》裡的高斗心偏心成什麼樣子都是張會長的錯,《拜託了,媽媽》裡的高斗心明明就事論事還被認為是偏心鬼?這是什麼雙重標準?優雅的打人和粗魯的打人也有差別待遇?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