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雷娣一直在想,為什麼關於《拜託了,媽媽》的評論總是一面倒的為珍愛辯解?一下子是山玉的錯,一下子是英善的錯,一下子又是勛載做得不好害珍愛被英善討厭?李珍愛這個女主角不是公主、不是白富美,是正好有幸遇到一個高富帥王子的普通好女孩,普通到就像大部分的觀眾一樣。因此,這劇特別把這一般人的心態放大之後來討論現代的婆媳問題。
李珍愛特別的地方,是跟自己的媽媽老是不對盤,若要說問題出在山玉過度偏心亨奎的話,更受到忽視的亨順卻能夠和山玉黏在一起。其實李珍愛這個角色有對他人「理解不能」的障礙。她無法理解、也不想去理解別人為什麼要這樣對她,儘管別人都不是針對她,她還是一個勁兒地認為都是因為別人討厭她... 山玉討厭她,孔秘書討厭她,楊科長討厭她,英善討厭她(因為她是勛載女友),申組長討厭她... 但事實上,山玉是因為亨奎和珍愛小時候的事件對亨奎心有虧欠、替珍愛承受了責難;孔秘書是害怕自己被取代;楊科長是老婆生病住院;英善是無法接受自己乖巧優秀的兒子為了這樣「普通」的女人和自己作對;申組長就是覺得珍愛明明能力不足卻待在企劃組很礙眼。
歐雷娣一開始就說過,李珍愛是「心態」問題。生活中難免會有挫折和不愉快,與其埋怨別人為什麼把氣出在自己身上,抱怨別人的偏頗和敵意,不如學著調整自己的心態,學著摸清楚別人的脾氣。老想等著別人來配合你?慢慢等吧!
珍愛曾經對山玉說:「我幹嘛要討好別人過日子?」或許有些人會覺得珍愛很帥氣,但是歐雷娣覺得這是在自討苦吃。為什麼總要把自己想成如此「委屈」?不想「討好」卻又想得到「疼愛」的結果是「忍氣吞聲」,這樣日子會過得比較有「尊嚴」、比較不「委屈」嗎?
其實山玉雖然衝動、口不擇言,但是山玉也很容易就心軟放棄自己的堅持;英善雖然固執、愛恨分明,但待人處事合宜、有分寸;勛在雖然任性、孩子氣,但勇於認錯、適時修正。其實珍愛身邊有這些人,真的是三生有幸啊!
別說勛載太遲鈍、沒能適時發現珍愛和英善之間的矛盾,對勛載來說,珍愛是他交往一段時間(還住在一起熟悉了她的家人)的戀人,英善則是他從小相依為命的媽媽,兩個女人的脾氣他都摸透了,兩個女人一起住在他心裡一點都不違和,他怎麼能夠理解現實中這兩個女人碰在一起會不搭嘎?更何況在知道真相之前兩個女人處得好極了!
別說英善太無理,公司職員和「家人」能一樣嗎?英善教養出勛載這麼優秀的兒子,可以想像在勛載成長過程當中英善是如何要求勛載行為舉止、待人處事的,怎麼可能忍受山玉教養出來的珍愛要成為她的家人?這就像在英善家客廳擺了一個醬缸一樣!
珍愛沒有別人的幫助是不可能融入英善的家庭的。婚前英善以上司的身份磨掉了她的自大和野心,勉強讓英善可以接受她,但是要能合英善的「胃口」,還得靠勛載的幫忙才行。
歐雷娣雖然沒有婆婆,但是歐雷娣懂得一個道理:一個女人進入另一個家庭中,不能要求那個家的長輩來配合你,而是需要學著調整、改變自己來融入那個家庭裡。如果無法接受,那還是各過各的比較好,自己過得舒坦,也讓別人過得順心。
PS. 為什麼彩利當山玉的媳婦雖然什麼都不會,但卻讓人感覺舒服多了?正是因為彩利願意「配合」山玉家,而且早就做好心理準備了。
2 則留言:
婚姻确实需要付出,如果一个人不愿意付出,不懂得包容,婚姻绝对不会幸福。如果和长辈一起生活那还的小心和调整。
珍愛也不是不願意付出,只是她太自我中心,不懂得尊重別人的想法,總是一意孤行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