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經思索之後,歐雷娣發現李珍愛還有一個一直很明顯的誤判,會在結婚之後馬上造成她的衝擊:珍愛自己和英善之間關係的誤判。
自從珍愛知道勛載是英善的兒子之後,英善的一舉一動看在珍愛眼裡都是在針對她,不管是報告不夠好、派外勤、調離秘書室、指出她提案的問題,甚至連申組長到職,一切都讓珍愛覺得在公司工作不順利全是因為英善對於她和勛載交往不滿意。更別提要升職調城南工廠和紐約研修這兩件確實和她與勛載交往有關的決策。而事實上,即使是城南工廠和紐約研修,英善的決策都不只是為了要讓珍愛和勛載分開,正如英善對珍愛說的,城南工廠的派令是考量了珍愛的能力以及企劃組的和諧,而紐約研修除了希望珍愛放棄勛載之外,也能同時替珍愛增能。
珍愛和英善都無法理解為什麼她們的關係會變得這麼糟,英善對這問題並沒有多加思考,因為以她的立場不需要去找出原因來改變這個關係,英善自認為沒有做錯任何事,她心安理得(唯一做得過份的,是對珍愛說「討厭」她做為她的兒媳)。珍愛當然很在意關係變差的原因,但由於她的自我中心思維,珍愛認為這一切都是因為英善反對她和勛載交往、結婚。因為這個誤判,婚後會造成什麼問題?
首先,英善同意他們的婚事並不是因為珍愛讓她滿意了,而是因為認同了勛載和珍愛的真心相愛,要作為英善的兒媳,珍愛仍舊是讓英善「不滿意」的。也就是說,英善不會希望珍愛在公司裡面還以「代表的兒媳」自居,認為自己能夠擁有特權。在公司,珍愛的地位並不會因為她與英善的「特殊關係」而有所改變。
另外,珍愛在企劃組中能力不足以及和申組長關係不佳的事實也沒有改變。申組長是英善賞識的人才,英善找她回國擔任企劃組組長並不是為了讓她和珍愛搶勛載(所以勛載當眾警告別亂偷親時英善看了申組長一眼,讓申組長很緊張),而是替公司找人才,甚至是為自己找接班人。之前申組長無法主動要求珍愛離開企劃組是不想落人口實(英善會打消將珍愛調到城南工廠的念頭也是因為申組長提醒她公司內有不好的傳言出現),但現在既然勛載結婚已成事實,那申組長就沒有理由勉強自己每天看著珍愛上班,不是申組長辭職、就是讓珍愛離開企劃組... 英善作為公司代表會如何選擇?當然是留下申組長,將珍愛調職!
這樣的誤判所造成的衝擊,就算珍愛跟勛載抱怨,勛載也不可能站在她這邊,一方面因為那是英善公司的事,另方面是勛載相信英善,也沒有立場干涉。
原本珍愛天真的以為婚後不管發生什麼事,勛載都會站在她這邊,但是,「照顧不舒服的英善vs和珍愛新婚旅行」勛載選擇了英善,「張社長兒子vs英善兒子」勛載還是選擇英善,「申組長vs珍愛」的企劃組之爭,勛載還是會支持英善的決定。
所謂的「婆媳之間的仲裁者」,看來主要是幫英善說服珍愛、調整珍愛的心態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