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15日 星期二

【劇評】《拜託了,媽媽》三個家庭,三種婚姻價值觀

韓劇中似乎只要是子女自己選擇的結婚對象,當父母的就必須要反對才正常。《拜託了,媽媽》當然免不了也要死命的反對才行,尤其是山玉,似乎是別人反對自己的孩子要是自己不反對的話就輸了,但是事實總是證明父母怎麼反對也沒用,依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放棄自己所愛的對象,在婚姻生活中稍有不如意或甚至婚姻失敗,恐怕就要埋怨父母一輩子。
《拜託了,媽媽》中三個家庭具備了三種不同的婚姻觀。英善家一直是「愛情至上」,心隨意動,其他什麼都不是重點。英善之所以反對珍愛,是因為不喜歡珍愛的個性、教養;而英善最後之所以會同意,也是「輸」在勛載和珍愛兩人真心相愛。山玉家則是「條件論」,人品、教養再怎麼好,條件搭不上就是免談。當初山玉反對彩利,是因為明知亨順沒條件;反對勛載是因為他是「寡母獨子」,最重要的是英善「討厭」山玉引以為傲的珍愛,傷了山玉的自尊;而山玉反對慧珠,就只是因為她是恢單女還帶了一個拖油瓶,對山玉而言當然條件上配不上她優秀的寶貝兒子。
歐雷娣之前似乎沒怎麼提過張社長家。其實張社長家代表了韓國社會中一種過時的傳統婚姻觀,極端的階級觀念。來看看張家惡婆婆是怎麼想的...


如果把這情境換成朝鮮時代,張家惡婆婆的婚姻觀就很容易懂,對張家而言,他們是貴族,英善是平民,而山玉家... 是賤民!
所以,英善的兒子娶了山玉的女兒對張家來說不足為奇,因為本來英善就是平民;但是張家的獨生女彩利就決計不能嫁給山玉的兒子,因為貴族和賤民通婚,如果不是處死賤民,就是得由貴族淪為婢女。(很搞笑吧?歐雷娣為了分析這一篇,特地回頭去看張社長反對彩利和亨順的過程,真是鬧劇一場)
(彩利跟亨順在一起就會讓彩利毀掉?這是什麼道理?)
現在問題來了,張社長跟彩利斷絕了父女關係,卻想跟勛載建立父子關係,張家惡婆婆可以不理會張社長把寶貝孫女趕出家門,卻一聽到有孫子就急急忙忙要去把孫子要回來,什麼道歉、求情、裝可憐的把戲都出來了,當真重男輕女到可以不顧他們的貴族身份了嗎?當然不是!如果不是因為張家沒有長孫,如果不是因為英善現在已經是成功、有名的企業家,如果不是英善把勛載培養得那麼優秀,張家惡婆婆會想要這個孫子嗎?很難講!
假設今天張社長的親生兒子是亨順而不是勛載,亨順是婢女山玉的兒子,是無一技之長的僕役,就算山玉要把亨順送進張家大院,張家惡婆婆可能也只是留下來當個長工,不敢張揚那是張家長孫吧?
別被惡婆婆裝可憐給騙了,惡婆婆的那點心思,英善心知肚明...


(英善在商場上征戰多年,練就了不平凡的眼光,可以看透人心,這跟珍愛那種瞎猜胡解是完全不同的等級)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