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29日 星期六

談《拜託了,媽媽》劇本與演員表現

歐雷娣剛看完《拜託了,媽咪》第一、二集,就覺得這劇在脈絡上挺不像一般韓國家庭劇。查了一下這劇的編劇和導演的作品,果然,這劇的編劇和導演之前都是拍迷你劇的。更特別的是,這位尹景雅編劇,最早是2010年改寫日劇《東大特訓班》的《學習之神》,之後2011年的《Brain》、2013年的《Medical Top Team》,都是腦神經醫學劇,顯然編劇對於認知科學有一定程度的瞭解。大約兩年一次的作品,這位編劇的構思相當縝密,即使演員的詮釋和編劇意圖有些落差,也不會影響觀眾看劇的興致,也就是說,只要任由演員發揮,劇本中有足夠的合理橋段可以吸引觀眾的目光。至於觀眾能不能領會,那就隨緣了。
在這裡歐雷娣要碎念一下演員的表現。柳真在韓劇女演員當中算是演技很不錯的一個,也曾以《麵包王金卓求》獲得優秀演技獎,就演技上當然沒得挑剔,能夠緊緊抓住觀眾的視線。但是,歐雷娣認為柳真對於劇本的「解讀」太過淺白,沒有真正理解李珍愛為了什麼爭?為了什麼鬧?結果在家裡大吵大鬧,一出家門又脾氣好得很,讓歐雷娣感覺李珍愛這個人物像個喜怒無常的瘋婆子。其實李珍愛的痛苦和憤怒,是起源於她對哥哥的嫉妒以及對媽媽的誤解,她並不仇視自己的媽媽,只是見不得媽媽比較重視哥哥,卻老是看不到自己的努力。因此,即使是因為媽媽在她面前提到哥哥讓她感到憤怒,發脾氣也該有點層次,該鬧彆扭、該感到委屈、該氣憤的,明明對手戲的高斗心講話語氣、情緒每場戲都不一樣,柳真卻一律用大吵大鬧來處理,顯然是在各演各的,沒有交互作用。這樣的母女吵架,看久了會膩。
另外一個要談的是吳閔錫,他的演員資歷其實不亞於李尚禹,出道十年除了當兵之外每年也至少有一兩部作品,但一直沒能夠大放異彩。李亨奎這個角色平常話不多,喜怒不形於色,因為話都忍到不得不說時才爆發出來,尤其妹妹珍愛又特別容易踩到他的底線,所以看起來就只會對珍愛大吼大叫,觀眾就以珍愛所描述的那個小氣、自私、傲慢來評判李亨奎,再加上有個無能的沒出息老爸,即使劇中安排了各種細節來說明亨奎是個有能力的律師,觀眾還是不相信亨奎的能力。吳閔錫演技上的敗筆,就在於無法在沒有台詞的情況下傳達出亨奎想要讓這個家擺脫貧窮的雄心壯志、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的遺憾,還有為了家庭和諧而讓步的委屈,以及事事為母親著想的貼心。少了這些,會讓高斗心對他的慈愛和不忍變得很不智、不合理。其實李亨奎正如林山玉所說的是個孝子,即使對自己的爸爸再不屑,他從來沒有少了禮節,沒有跟他頂過嘴,被打了也只是默默自己去喝酒。(喝酒時的眼神也是大敗筆,完全看不出來他的感受,相較之下,李尚禹扮演的金道允,光是喝酒的背影都能讓人感受到他的落寞)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