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30日 星期日

【劇評】《拜託了,媽媽》從黃英善的角度看李珍愛

黃英善在商場上闖盪多年,也算是閱人無數,以單親媽媽的身份能夠事業有成,肯定在知人善任方面有她的一套。因此,黃英善能夠一眼就看得出來中國廠商參訪活動能夠成功,背後的大功臣是李珍愛,而不是見風轉舵的楊科長。即使明知道李珍愛的判斷力有問題,但李珍愛的辦事能力強,適合在「聽命行事」的企劃組執行工作,才會破格推薦生產組的李珍愛報名企劃組選拔。然而這不代表黃英善就會無條件信任李珍愛,因為黃英善眼中的李珍愛不止是判斷力不足,還有個「貪心」的毛病,會想要討好公司、討好主管,儘管李珍愛曾經為此勇敢認錯、承諾再也不會這樣,但經驗豐富的黃英善不可能輕易相信李珍愛的承諾,畢竟黃英善自己承諾不插手兒子的事業這件事也做不到。黃英善對李珍愛說的信任和支持是指她的能力,而不是她的人格。(如果李珍愛因為黃英善對她好就會聽她解釋,那就大錯特錯了!)
所以當黃英善的秘書向她報告李珍愛晚上和一個可疑人物的事,加上黃英善自己親眼所見李珍愛看到她嚇了一跳的樣子,更加懷疑李珍愛的動機不單純,也就對秘書的指控深信不疑。如果李珍愛再試圖私下越級去向她解釋的話,只會越描越黑,不但是白費唇舌,而且還造成反效果。最好的自清方式就是循法律途徑解決,反正李珍愛家聘律師不用花錢(這點,就算李亨奎不主動幫忙,相信姜勛載也會向珍愛提議,甚至黃英善有可能私下找李亨奎幫李珍愛打官司以釐清真相)。
再來談姜勛在喜歡李珍愛會讓黃英善不滿的原因。絕對不是因為李珍愛的家庭,黃英善自己的家庭狀況也不好,當年她因為這樣的理由被拋棄,不會用同樣的理由拒絕接受李珍愛。黃英善會認為李珍愛不是姜勛載的好對象,理由還是在李珍愛個人特質上的缺陷,就是「判斷力不足」。這樣的李珍愛對公司企劃組來說是助力,但對姜勛載的前途來說卻是阻力,也就是說,非但沒有幫夫運,還會拖累姜勛載。就像李東出不但幫不了林山玉,還拖累了一家子。
最好的解決方式,就是沒判斷力的人別自作主張,安分守己、聽命行事就對了!(黃英善私下幫忙姜勛載的事,出發點是好的,理論上是對的,但是實際上卻對姜勛載的工作造成困擾。所以最終在這個家裡的事,還是得由姜勛載做仲裁才行。)
PS. 文字預告很常誤導觀眾,第六集的文字預告說「珍愛為了自己的清白去找英善」,其實是英善為了監察組的無禮行為要向珍愛道歉。後來秘書來報告說監察組在珍愛的電腦裡面找到兩封email,英善也只是跟珍愛說:「馬上會調查出來的,等等吧!」並沒有表示英善因此就認定珍愛是洩密者,也沒說email發出的時間點,珍愛才去總公司兩天,有沒有發過email自己不知道?怕人家故意陷害她?... 珍愛是在自憐些什麼?在公司忍些不該忍的自命清高,回家把脾氣發在媽媽身上,連哥哥想要幫忙都拒絕,還扭曲他的好意,這算什麼?歐雷娣總覺得珍愛有被害妄想症。

沒有留言: